一套照片成为多套房源共用“实景”、相同房源价格相差数十万元……房产中介通过发布虚假房源、伪造房屋交易价格等方式,诱导购房者、租房者上钩的情况频频发生。针对虚假房源信息,消费者如何防范辨别?房源信息暗藏哪些玄机?《中国房产服务行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逾六成消费者表示在接受房产服务时经历过纠纷。...
专栏风险提示
中国信用  |   2022-10-07
网上找“高薪兼职”被骗8000元,高三毕业生兼职刷单,上大学的生活费被骗,不敢告诉父母……近期有市民反映多起疑似求职诈骗案件,给求职者带来经济损失,广东省广州市迅速组织专项整治,加大打击力度。日前,广州市委政法委联合广州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通报了多起涉及求职诈骗的典型案例并发布防骗...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文水  |   2022-10-07
“美女,我们美容店全北京40家连锁,现在搞活动可免费领取护肤品。”“真不花钱,好几种免费产品可选,先到我们店里看看?”“就在二层,不麻烦,免费的那还能不要吗?”……近日,相关媒体暗访北京多家美容机构,一连串免费体验和免费产品背后,遭遇的却是重重的消费陷阱。免费美容体验:强制消费露出马脚北京市朝阳区读者刘...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2-10-07
近日,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国庆节期间要谨慎对待购物促销,避免掉进低价旅游陷阱,同时要谨防餐饮消费陷阱。谨慎对待购物促销国庆期间,商家促销手段繁多。为了做到理性消费,消费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购物前要考虑是否真正需要,购物前要货比三家,三思后行;面对低价促销,消费者要多个心眼,物...
专栏风险提示
中国信用  |   2022-10-07
新个税法从1月初开始实施。2018年12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推出“个人所得税”APP,方便纳税人线上填报资料进行专项抵扣。几天来这款APP的下载量和注册量大幅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很多商业公司制作的各类“个税”APP也成为热门。这其中有不少纯属蹭热点,更有同类恶意软件窃取个人信息。这样蹭热点,显然无良。对此,国税总局...
专栏风险提示
中国信用  |   2022-10-07
近期,有媒体报道,消费者到银行存款,被销售人员误导购买了保险产品,引发关注。对此,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发布消费提示称,个别金融机构、保险销售人员的销售误导行为,影响行业形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在购买银保产品时需要谨防以下三类销售误导行为:混淆产品类型。以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基金等其...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2-10-07
近期,一些不法商贩在网络上以“雾霾克星”“净化雾霾”等为噱头对部分医疗器械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并借“雾霾天气”非法销售制氧机、便携式氧气呼吸器等产品,误导消费者,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保健意识显著增强,对健康产品的投入也逐年增加,在这些林林总总的产品中,有的是经过国家注册的医疗...
专栏风险提示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2022-10-07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3月6日,山东省工商局官网发布青岛西海岸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2017年流通领域部分商品质量抽检信息。结果显示,根据青岛市工商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的要求,青岛西海岸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委托青岛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组织对黄岛区部分建材和装饰装修材料、电线电缆等商品进行了专项质量...
专栏风险提示
中国质量新闻网  |   2022-10-07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