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市政府办获悉:《榆林市落实精准高效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二十条举措》已于近期正式印发,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及省发改委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的《精准高效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二十条举措》相关要求,持续巩固提升营商环境“六个新突破”改革成效。
文件提出,要在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忠诚度“高”上下功夫,切实强化用工保障,动态调整企业用工需求清单,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重点园区、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开展“组团式”“点对点”信息咨询、访企拓岗、用工保障等服务活动;加快紧缺人才引育,做好榆林市人才政策宣介,扩大政策知晓面、覆盖面、惠及面;引进培育高水平人才,聚集高端智力资源,推行“驼城之光”特聘院士专家共建院士工作站和产业链重大专项活动,积极创建省级引智基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员工关爱活动,支持员工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文件强调,要在运行、用地、用工、居住成本“低”上做文章,落实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推进工业用地供应由出让为主向租赁、出让并重转变,探索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供应工业用地;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政策,推行“免申即享”“直补快办”服务模式,助力企业稳岗扩岗;优化公积金领域行政审批服务,以“掌上办”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服务。
文件要求,要在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好”上加把劲,在完成国家两批“13+8”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的基础上,创新拓展10项符合榆林实际的“一件事”;聚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纵深推进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一件事”改革;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黑臭水体、入河排污口等专项治理;以更有举措保护弘扬历史文化,全力打造陕北民俗及红色文化产业带。
文件提出,要在物流人流信息流移动、进出、转换“快”上动脑筋,优化跨境物流体系,开辟北向蒙俄的物流通道及与南亚铁海联运通道,推动“榆西欧”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提质增量,高水平建设中欧班列榆林集结中心物流园,提高就地清关能力;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持续释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政策红利,推广原产地证书关企“零见面”审签模式,推行出口退税备案单证电子化,简化通关作业流程;便利人员进出支付,为在榆外国高端人才做好服务,为境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等提供便利;提高要素集聚能力,打造金融功能聚集区和多元化金融生态圈,为各类经营主体和个人提供多功能、全流程、“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文件强调,要在产业配套、科技支撑“强”上上台阶,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发挥“链主”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加大“链主”企业支持力度,落实好“一链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相关政策,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促进产业链延伸,开展链主及配套企业奖励工作,聚焦产业链“卡脖子”技术攻关及产业化,支持定榜项目加快建设;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细分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绘制创新链产业链深度对接耦合图谱,有组织地滚动实施科研计划项目;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推动秦创原(榆林)创新驱动平台“由势转能”,实施秦创原技术创新需求征集活动,推进全市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科技成果在榆孵化转化,强化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加快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培育创新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