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让诚信理念融入社区治理血脉,正阳街道兴华社区以“信易+”评选活动为抓手,开展诚信个人及诚信企业评选活动。通过挖掘身边典型、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形成“守信者受尊崇、得实惠”的鲜明导向,让诚信成为连接邻里、凝聚合力的“隐形纽带”,为构建和谐社区注入持久动力。
一、“信易+企业”:
以责任践诺,以担当暖邻
在“信易+”机制的引导下,辖区企业将诚信作为经营底色,用实际行动诠释社会责任,以“反哺社区”诠释诚信内涵。王明明在海域小区经营亿龙商务宾馆,见小区基础设施陈旧——大门破损、路面坑洼、网线杂乱,于是主动出资重建大门、安装监控,增设垃圾分类箱,规整线路并重新铺设路面,让老旧小区焕发新颜。“做生意先修邻,诚信不只是买卖公平,更是对社区的一份责任。”他的善举带动周边商户自发参与环境整治,形成“经营讲诚信、治理献力量”的良性循环。
这些诚信企业的涌现,彰显了“守信者得认可、得支持”的价值导向。社区为其开辟政务服务绿色通道,提供证件办理优先、政策咨询专属等服务,优先推荐参与“文明商户”评选,让诚信经营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也让“企业反哺社区”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信易+个人”:
以坚守立信,以平凡铸典
社区深耕居民身边的诚信故事,让平凡人的坚守成为最生动的示范。邹丽萍的“诚信创业路”同样令人动容。2023年创办“一点洗鞋”时,她从一张宣传单起步,靠“每双鞋亲力亲为、每笔账明明白白”积累口碑。创业初期无员工、无客源,她走街串巷发传单、朋友圈推广,用“以诚待人、以信为本”的理念打动顾客,如今已成为辖区家政服务的放心品牌。在公益领域,她总是冲在前面:环保行动中清理街道垃圾、宣传低碳知识;关爱老人时上门打扫、陪聊解闷;疫情期间值守卡点、为执勤人员送热水,还带着孩子参与服务,让诚信与奉献精神代代相传。家庭中,她孝敬四位老人,母亲住院时亲力亲为护理,婆婆常说“这个儿媳比亲闺女还贴心”;夫妻相敬、邻里互助,用平凡举动诠释“孝亲诚信”的真谛,成为居民眼中“人美心更美的榜样”。
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李权友,则以“五老”身份践行诚信承诺。他和“五老”成员组建名人峰太极队,免费教辖区居民练太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参与社区调解、政策宣讲,用“耐心听、公正说”化解邻里矛盾,用“带头做、真诚劝”他和“五老”成员带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成为年轻人眼中“说到做到”的标杆。“党员就是要一辈子守信用,退休了也不能掉队。”他的坚守如一盏灯,照亮了更多人的诚信之路。
三、“信易+机制”:
以制度为基,以长效固信
这些诚信典范的涌现,得益于社区建立的评价体系。通过整合物业反馈、居民评价、部门数据等多维度信息,严格审核筛选,让评选工作制度化、长效化、规范化。
同时,社区通过“诚信故事汇”“典型事迹展”等形式,让榜样走进楼栋、商铺。如今,辖区商户主动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居民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积极性显著增强,互信互助的社区网络逐步形成。
下一步,兴华社区将持续深化“信易+”机制,通过“诚信故事展”“榜样分享会”传播典型事迹,完善动态管理,实现信用信息共享。以点带面推动诚信从道德规范转化为行为自觉,从个体示范成为群体行动,构建“以信为基、共享和谐”的社区新生态,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注入基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