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诚信文化 城市诚信文化 新闻详情

纵深推进“信用代证”改革 河南持续拓展专项信用报告应用场景

分享
发布时间:2025-08-28 | 来源:信用中国 | 专栏:城市诚信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中“推进信用报告深度应用”的有关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数据局于2025年4月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区于2025年9月底前全面开展“信用代证”工作。在此背景下,中宏网《信用会客厅》栏目近日组织召开题为“落实惠企便民重要举措纵深推进‘信用代证’改革”的专题交流研讨会,凝聚智慧共识,助力改革冲刺。河南省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牛智慧工程师应邀出席,并围绕河南省“信用代证”改革实践成果作了主题发言。

  以下为牛智慧工程师发言的主要内容整理:

  “信用代证”作为一项惠企便民的创新举措,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既是转变政府职能、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实践,更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创新突破。下面,我将从工作进展和下步计划两个方面汇报河南省的具体实践。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推进“便民利企微改革”事项加快落实,河南省创新推出专项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改革举措。2024年8月,《河南省市场主体专项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实施方案》(豫政办〔2024〕45号)正式印发,同期在“信用中国(河南)”网站上线“市场主体专项信用报告”专栏,为市场主体提供专项信用报告免费一键查询、下载、核验等功能,实现44个领域的证明材料“一网通办”,企业办事效率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结合《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中推进信用报告深度应用的要求,我们持续推进改革深化,进一步解决办事主体开具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多头跑”“繁难久”等问题:

  一是拓展覆盖范围。经请示省政府同意后,将密码管理、档案、地震3个领域纳入专项信用报告实施领域,实施领域由原来的44个增至47个,基本实现省内重点领域全覆盖;

  二是优化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报告查询功能,在报告查询时间为“一年”“两年”“三年”的基础上增加“四年”选项,同时针对企业上市等特殊需求开放自定义查询时段;

  三是提升用户体验。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广泛收集采纳广大市场主体的意见建议,持续优化完善专栏功能。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具信用报告1.2万份,替代各类证明38万余份。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及举措

  一是拓展适用对象范围。将改革延伸至自然人等信用主体,目前正开展可行性研究以及起草实施方案。

  二是拓宽数据归集范围。依法依规归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及刑事裁判(犯罪记录)等信用信息,确保数据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是丰富报告应用场景。联合相关部门依法依规拓展专项信用报告应用场景,在更多政府服务和社会化场景中推广应用。鼓励信用主体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使用专项信用报告代替传统证明。

  四是优化多渠道获取方式。在已构建线上线下获取途径的基础上,全面升级移动端功能,优化“豫事办”APP和信用河南小程序的用户体验,进一步推进线下服务渠道建设,实现省、市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自助终端全覆盖。

  五是推进跨省互认。通过建立新机制,便利外省市场主体在本省查询下载专项信用报告,同时本省认可外省出具的同类报告,不再要求重复提供相关证明。

  下一步,河南省将持续深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优化升级平台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信用服务效能,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发挥信用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河南省加快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有力信用支撑。

剪影
信用报告 信用报告 信用修复 信用修复 异议申诉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