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诚信文化 城市诚信文化 新闻详情

惠及企业群众21万人次 德州“信用审批”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分享
发布时间:2025-11-06 | 来源:信用中国 | 专栏:城市诚信文化

记者了解到,德州“信用审批”改革启动四年来,不断深化机制建设,完善改革措施。目前,该模式已扩容至2000多个事项,审批时间、申请材料平均压减60%、30%,累计惠及企业与群众21万人次,便民事项即时办结率达100%。在高效审批的同时,德州坚守信用底线,失信行为每万件不到两例,实现了“速度”与“质量”的双向平衡。

  今年6月,河北阳光教育集团副总裁王宁宁的一段经历,让这项改革的“温度”具象化。当时,该集团正在德州筹建天衢新区阳光高级中学,眼看夏季招生窗口期临近,学校却因报告厅消防验收手续不完备、操场面积不达标等问题,陷入“拿不到办学许可证就无法招生”的困境。“整改不是一两个月能完成的,”王宁宁回忆起当时的焦虑仍历历在目,“一旦错过招生,每月的楼宇租金、水电费,加上60名教师百余万元的工资,都会变成‘沉没成本’,学校刚起步就可能面临绝境。”

  关键时刻,德州行政审批部门的“信用审批”机制成为了“救命稻草”。工作人员首先核查了企业信用记录,确认其信用良好;随后,在核实学校筹备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基础上,引导学校签署了一份详细承诺——内容涵盖实行小班额教学、确保开学前建成标准跑道等关键整改事项。凭借“信用良好+书面承诺”,学校当天便拿到了办学许可证,成功赶上了招生“末班车”。“没想到信用能当‘通行证’,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德州营商环境的诚意。”王宁宁感慨道。

  这场“及时雨”般的服务,背后是德州对传统审批痛点的精准破解。过去,企业群众办事时若遇到材料暂缺,往往要面临“来回跑、反复补”的困境,传统审批流程的“材料依赖症”成为阻碍效率的关键。而德州推出的“信用+承诺+容缺”三联动极简办改革,正是以信用为核心纽带,重构了审批逻辑。正如德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纪三所言:“改革的核心逻辑是‘信用越好、审批越容易’,这是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易办、快办’转变的重要突破口。”

  为确保“信用审批”模式高效、规范运转,德州构建了一套全链条保障体系。一方面,以政府令形式发布全国首个《政务服务信用信息应用办法》,为改革筑牢法治根基;另一方面,搭建全国首个政务服务信用评价横向平台,打造“批前信用核验—批中信用核查—批后信用监管”的闭环链路。这一体系彻底打破了“受理—审核—办结”的传统流程,重塑为“信用承诺—办结—核查”的新范式:对于申请人未提交的材料,32类电子证照可接入办事链条,实现数据“一秒调用”;无法共享的材料,由部门主动协助提供;确需现场核查的事项,则通过部门勘验、“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严格核实承诺真实性,既保障了审批速度,又守住了监管底线。

  从惠及21万人次的民生温度,到入选全国示范的改革高度,德州“信用审批”改革用四年时间,交出了一份“以信用赋能审批,以服务赢得民心”的优异答卷。这不仅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德州经验”,更让“信用有价、守信受益”的理念深入城市肌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下一步,德州市将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东风,持续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强化数据共享与风险防控,让“在德州、办德好”的便民利民服务底色更加鲜明亮丽。

剪影
信用报告 信用报告 信用修复 信用修复 异议申诉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