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信用新闻 >> 市级信用新闻 >> 新闻详情

吕梁市中阳县 “三个四”提升农村公路保通保畅能力

发布时间:2023-12-01 | 来源:吕梁市人民政府网站 | 专栏:信用新闻

近年来,中阳县认真落实省市“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探索形成了“三个四”工作经验,逐步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为巩固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创新“四种模式”,多方投入抓建设。交通建设成本高、投入大、筹资难,拓宽建设思维、拓展筹资渠道至关重要。一是“上级补助+乡村自筹”相结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抓手,积极挖掘乡村潜力,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乡镇、村委根据实际需求申报乡村道路改建项目,交通部门择优评选争取上级部门补助资金,不足部分由镇村两级自筹解决,确保项目落地落实。二是“上级补助+县级财政投入”相结合,逐年加大公路建设投入,积极支持农村公路项目建设,改造“四好农村路”90公里,资源路产业路28.5公里,旅游路133.4公里,让交通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三是“上级补助+社会投资建设”相结合,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积极性,主动对接企业,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建设。四是“政府支持+企业出资捐赠”相结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手续办理模式,切实解决了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完善“四大体系”,提升效能抓养护。一是构建日常养护新体系,有机衔接“包干制”和“协议制”,县道及部分主干乡道由28支专业养护队伍分段负责,养护人员优先使用沿线常住居民,实现“出门”即养路,有效提升养护效率,并且县政府每年与乡镇签订养护协议,并对养护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下拨养护资金,将养护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二是优化养护资金新体系,把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列入县财政年度预算,在此基础上,乡村两级从工矿企业和乡村自有资金中筹集一部分,设立专账,对于村通公路采取村民“一事一议”的办法来完成,确保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创新道路清洁新体系,形成了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自主参与、公益性岗位“三位一体”道路清洁新体系,在不断巩固乡村道路治理成果的同时实现了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四是探索养护管理新体系,构建了“交通部门——养护中心——养护队伍”双向联动管理模式,形成齐抓共管、协作配合的工作格局,对所有养护队伍进行考核评分,奖优罚劣,有效激发了养护效能。

强化“四项制度”,严格管理抓质量。一是严格招投标制度,选优施工和管理队伍,从严审核参与投标的企业,对其工作业绩、社会评价作出明确规定,严格招投标程序,确保招投标程序合规、中标队伍优秀。二是实行优胜劣汰制度,强化监理队伍管理,从严加强监理队伍考核管理,对监理单位派驻工地的监理人员必须按照备案要求到位,并严格审查业务能力。三是应用好数据管理制度,用科技手段严抓质量关,投资50余万元建设了县级公路工程实验室,购买了无人机、GPS等科技设备,提升了现场检查和原材料等试验检查技术水平,实现了质量检测数据化。四是强化日常巡查制度,落实部门管理责任,成立了质量管理工作组,压实管理责任,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派出专人紧盯一线,对水稳铺设、沥青路面铺设等重点环节严格把关。

截至目前,全县国省道路79公里,农村公路212条944公里,公路密度达70.9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实现全县89个行政村(社区)全部通双车道,313个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农村公路列养率100%,优良路率中等91%,常态化保持“畅、安、舒、美”出行环境,为勾画好美丽吕梁的“交通工笔画”作出中阳贡献。

吕梁市人民政府网站 | 2023-12-01

请进行滑动验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