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张店区和平街道体坛社区绘就“共建共享”幸福画卷
在城市的街巷脉络里,总有一方被时光浸染的方寸天地,沉淀着独属岁月的温度。成立于1997年的淄博市张店区和平街道体坛社区,曾是典型的老旧小区——33.2万平方米的土地上,53栋居民楼承载着2670户人家的烟火日常,却也因设施老化、停车杂乱、活动场域有限等问题,在时光里悄悄皱起了“眉头”。
近年来,这片承载着三千余居民的社区,正以“诚信”为治理底色,将“言必信、行必果”融入服务细节,通过“诚信物业践诺”“网格服务守诺”“多元共建立信”三大路径,推动居民从“旁观者”变“参与者”,用真诚服务赢得信任,用实干成果凝聚民心。
诚信物业:以“一诺千金”破解治理难题
2023年,鑫马物业正式进驻,结束了小区30年无正规物业的历史。社区与物业立下“诚信服务”军令状:“居民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责任。”
为兑现“解决停车乱”承诺,社区联合物业安装道闸系统9套,划设规范停车位;针对“飞线充电”隐患,引入第三方新建4组充电车棚、6处充电位,配备60个灭火器,目前社区已有426个非机动车充电口、23个充电柱,彻底杜绝安全隐患。为回应“环境改善”诉求,物业开展开荒保洁、卫生死角清理、绿化修剪等专项行动8类,维修更换破损落水管,清理楼顶废旧太阳能,让小区“旧貌换新颜”。
更关键的是,社区建立“红色议事会”“百家坛心”民情恳谈日等民主协商平台,全年召开居民议事会80余次,将260余件“老大难”问题列为“民生微实事”,通过“网格+物业”双向考核、限期解决机制,让“说了的事必须办、承诺的事必须成”成为共识。居民王女士感慨:“物业来了一年,停车顺了、环境美了,社区说话‘有准头’,我们自然愿意跟着干!”
网格服务:用“点滴真诚”架起民心桥梁
“居民的信任,藏在‘手机24小时开机’的细节里,在‘民情日记本’的字里行间,更在‘茶余饭后串门’的热乎劲里。”体坛社区党委书记史元萍说。面对2670户居民,15名社区工作者以“小习惯”践行“大诚信”,工作日延时服务至19点,非工作日正常值班;手机24小时畅通,随时回应居民“急难盼”;入户必带“民情日记本”,记录问题当场“接单”;茶余饭后逛院落,与居民拉家常、解心结。
社区更注重激活居民“主人翁”意识,通过“志愿者积分兑换”“一网三联”机制,纵向联动党员、楼长,横向挖掘“能人巧匠”,组建小修小补、绿色环保、八段锦、合唱队等5支志愿服务队。今年3月,由热心居民王金珍牵头的“体现·爱”八段锦社团成立,每周二、四固定教学,吸引50余名居民参与;4月,“体现·爱”合唱团开课,专业教师从发声练习教起,让“陌邻”变“睦邻”。常态化开展的义诊、理发、家电维修等“红色暖心”服务,累计惠及1800余户,越来越多居民主动加入安全巡查、环境整治,用行动回应社区的“真诚召唤”。
多元共建:靠“双向奔赴”凝聚治理合力
“社区的诚信,不仅是对居民的承诺,更是对共建单位的担当。”体坛社区将“商居融合”作为诚信治理的延伸,以“党建引领+企业联盟”模式,与商户结成“美好社区合伙人”。
2024年5月开办的“体坛夜校”,联合艺桥艺校开设声乐、钢琴等课程,150余期活动惠及3000余人次,成为居民下班后的“减压池”;社区联合鑫马物业、舞林大会等商户升级健身广场,修补篮球框、增设乒乓球防护网,让居民“健身更安心”;春节期间开办的儿童寒假托管班,以“每天仅收10元材料费”的实惠,解决30个家庭的“带娃难”;每月“睦邻集市”设置“书记赶集”“闲物置换”等功能区,6000余人次参与;每周“周末电影院”播放《孤注一掷》《长安三万里》等影片,1500余人次共享文化盛宴……
“企业出资源、社区搭平台、居民得实惠”的良性循环,让“共建”从口号变为行动。商户代表说:“社区说话算话,我们自然愿意投真心、出真力!”
从“无人管事”到“人人参与”,从“问题社区”到“幸福家园”,体坛社区用“诚信”串起治理链条——物业履约、服务走心、共建共赢,让“体现·爱”的品牌越擦越亮。正如居民李大爷所言:“社区把诚信刻在行动里,我们就把心放在社区里!”未来,体坛社区将继续以诚信为笔,在“多元共治”的画卷上,书写更温暖的民生答卷。
请进行滑动验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