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巡逻与信用积分挂钩,八份平安“菜单”守护安全稳定
11月21日傍晚时分,在山东省泰安市万达商圈,一支佩戴红袖标的巡逻队正穿梭于写字楼与商铺之间,成为一道流动的平安风景线。
据了解,万达商圈日均客流量超7万人次。在商圈党委统筹下,成立了巡逻巡查队,解决了商圈电动车偷盗、酒后滋事多发等问题。巡查巡逻队给车主忘记上锁的电动车装上“爱心锁”,提醒车主取车时到警务站领“爱心钥匙”解锁取车。开展“试拉车门”行动,提醒粗心车主停车落锁。今年1月至10月,商圈治安警情同比下降66.7%。
加强党对基层平安建设的领导,从“小切口”精准破题深化平安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建设新格局。近年来,为精细精准预防化解矛盾风险隐患,泰安市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8种社会治安巡查巡逻模式,以一村一居的平安稳定支撑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只有每个村、每个社区、每个单位都平安了,整个社会的平安才有坚实支撑。我们从‘小切口’纵深突破,推出的8种社会治安巡查巡逻模式就像8份‘平安菜单’,让基层因地制宜地按需‘点单’,用扎实行动诠释‘国泰民安’的时代内涵,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更加触手可及。”泰安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马广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
在泰山区岱庙街道东湖社区,社区党委通过构建“党建引领、源头提效、群防共治”的治理体系,创新“物网融合”模式,成立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派出所副所长任指导员、物业经理任副组长的巡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一支网格员专职队、三支楼长单元长机动队和多个“银龄巡逻队”“青年先锋岗”等志愿队合作的“1+3+N”巡防队伍,实现专业化巡逻与群众性防控的有机结合,推动社区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实现社区善治良性循环。今年1月至10月,社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2%,物业服务满意度增至92%。
今年以来,泰安市推动建立乡镇(街道)党工委平安稳定形势季度分析制度,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政法委员抓平安稳定的主要职责任务,并把“善治理、保稳定”作为村(社区)“两委”班子建设的重要标准。针对部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通过干部下派、跨村任职等方式选优配强班子,确保平安建设“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同时,全面强化村级综治功能,全市3834个村级综治阵地全部按照“有标识、有阵地、有力量、有制度、有效果”的“五有”标准规范运行,确保综治工作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打通了平安建设的“最后一米”。
因地制宜选择巡查巡逻模式
宁阳县疏里村地处三县交界,交通复杂、盗抢案件发案风险高。几十年来,在村党支部坚强领导下,该村探索形成了“义务传签”夜巡机制,以“我为全村值一夜,全村守护我一年”的做法织起全民参与的乡村治安防护网。
近年来,该村积极适应平安建设新变化,在宁阳县委政法委指导下,将“义务传签”夜巡模式升级为“村民义巡”模式,每天夜晚由1名村干部带班、3名村民轮值,做到夜巡定时段、定点位、定职责。村民参与夜巡与信用积分、文明户评选挂钩,推动形成“人人都是治安员、家家都有守夜人”的治理格局。
“村民义巡”模式是泰安市委政法委总结推广的8种巡查巡逻模式之一。该模式通过推行党员干部带头、每家每户轮流参与巡逻巡防的方式,破解了经济薄弱村经济实力较弱、工作力量不足等难题。其余7种巡查巡逻防范模式,分别根据老旧社区、新建社区、经济强村、产业融合村、农村社区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
比如,针对老旧社区设施陈旧、老龄人口多、安全隐患多、电诈盗抢易发等情况,推行“物网融合”模式,通过网格主导、物业协同、专业赋能,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针对“村改居”社区居民结构简单、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盗窃诈骗风险,推行“干群融网”模式,以网格为单元,社区“两委”干部和居民为主体,民警下沉指导,增强群防群治效能;针对新建社区人员复杂、公共秩序不规范、物业邻里纠纷多等情况,推行“多元联防”模式,整合社区、物业、片警、驻地单位等力量,促进秩序共建;针对综合性社区功能复杂、人流密集、风险隐患多发等情况,推行“分区立体”模式,专群结合、多元融合,分区分类分时巡查,实现精准覆盖;针对经济强村巡防专业性不足、深度不够等问题,推行“专辅结合”模式,以专职巡防为主、村级力量为辅,结合治理服务,提升精准防控水平;针对产业融合村产业聚集、外来人口多的情况,推行“联巡联治”模式,村级治保力量与生产经营主体联动,强化协同治理;针对农村社区人口聚集、生活方式转型、安全隐患增多等情况,推行“圈层巡防”模式,社会面巡查与网格巡访结合,筑牢安全防线。
“这8种模式就像一份‘菜单’,各村(社区)根据自身特点对号入座、按需点单,让巡查巡逻更精准高效,让居民安心、群众放心。”泰安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杨成栋说。
“科技+联防”赋能平安建设
在新泰市楼德镇综治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智慧楼德”全域感知数字化治理平台的监控画面。值班人员点开一个报警提示,系统立即显示与该事件相关的详细信息,并配有现场图片及事发点地图,方便精准处置。
科技赋能平安建设。泰安市在商圈、社区、乡村等不同场景中广泛应用智能技术,泰山区万达商圈构建“高空鹰眼+低空监控+物联网终端”立体防控网,新泰市金岭湖社区配备2台“无人机”,搭建可视化、互动式指挥体系,视频巡查组不间断视频巡查,实现“智能识别到小区、视频监控到楼栋”。
基层平安建设实践中,泰安市还将专业力量与群众力量有效融合。一方面,推动2841名基层警务人员下沉村(社区),1163名法官、检察官等专业人员包联指导。另一方面,全市成立3.8万个“邻里联防小组”,发展“泰山义警”等群防群治队伍11万余人,形成专群结合、警民联防的生动局面。
请进行滑动验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