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抓好2025年粮油生产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下达的2025年粮食大豆油料生产目标要求,扎实做好全省粮油生产各项工作,夺取全年粮油丰收,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坚决稳住粮食面积
要认真对标年度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目标,尽快将任务分季节、分茬口、分作物分解到县(市、区),落实到镇村及具体地块,确保全省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513万亩、总产1308万吨目标任务。要严格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按照“清除存量、遏制增量”要求,加快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大力推广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耕代种代管,优先发展粮油生产。要全面提高复种指数,大力支持渭北水旱交界区实施水肥一体、高效节水措施,因地制宜扩种夏玉米、夏大豆,示范推广一年两料、两年三料种植模式。关中灌区要扩大夏播面积,做到应种尽种。
二、全面均衡提高单产
要以“拓展作物类型、扩大实施区域”为方向,继续实施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关中灌区要大力推广小麦玉米“吨半田”高产集成技术模式,逐步做到适宜区域全覆盖。渭北、陕北地区要持续加大玉米增密度高产集成技术推广力度,推动“一季吨粮”落地见效,同时要落实大豆全苗增粒、马铃薯高垄栽植和增密增肥、杂粮深沟探墒穴播等单产提升技术措施,做到作物均衡增产。陕南稻油轮作区要加快推广“1253”模式,扩大实施区域,实现产量收益双增。要按照整建制推进县、吨粮镇村、“千镇共建”三个层次,聚合各类项目资源,强化技术集成,落实关键措施,确保各项高产集成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000万亩以上。要突出主要作物,加快育种创新,不断增强优质高产、密植矮化、抗旱抗病等特性。要用好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集成配置玉米“5335”播种机、小麦宽幅沟播机、水稻集中育秧机械插秧机、大豆联合收割机、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机械装备,切实提高机械化配套率。
三、稳步推进扩油增豆
要坚定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尽快分解下达大豆、油料和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面积任务,确保完成全年266万亩大豆、408万亩油料和8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要加快推广大豆高油高产品种,抓紧研发先进适用农机,着力稳定净作大豆面积,突出重点区域进一步熟化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落实关键环节管理措施。要积极开辟扩油增豆新途径,探索在撂荒地、果园、新修建农田、田坎等土地上种植大豆,因地制宜发展花生、油葵、芝麻、黄芥等特色油料和核桃、油茶等木本油料。陕南、关中地区要加强冬油菜田间水肥管理,落实“一促四防”措施,确保丰产丰收。
四、巩固提升综合产能
粮食主产区、规模化经营核心区和大中型灌区,要紧紧围绕提升粮食产能,坚持新建与改造提升相结合,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要深入推进农业节水行动,关中大中型灌区实施“末级渠系+田间工程配套”节水改造;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渭北台塬区,实施“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模式;榆林北部长城沿线风沙滩区,推广以水肥一体、膜下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要持续开展机械深松深耕作业,推广秸秆还田、配方施肥、绿肥种植,提升耕地质量。要积极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补充耕地后备资源。
五、科学开展防灾减灾
要制定完善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及时落实各项防御措施,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生育进程,分作物、分灾种制定技术指导意见,推进科学抗灾减灾。要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气象、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会商联动机制,围绕监测、预警、防灾、救灾等方面,系统构建防、抢、救责任链条,切实提高防灾救灾能力。要加大救灾支持,做好救灾物资准备,努力减轻灾害损失。要充分发挥病虫监测站作用,突出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做到定点监测与田间普查相结合,定期组织会商研判,高质高效推进小麦“一喷三防”、秋粮“一喷多促”,严控为害损失。
六、切实加强责任落实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决扛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坚决守牢保障粮食安全底线。要将粮食、大豆、油料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确保粮食生产责任落到实处。省级下达的粮食和油料任务均为底线目标,粮油大市要主动担当、多做贡献,其他市区也要锚定更高目标,积极作为,力争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再扩大、多增产,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2025年各市(区)粮油生产目标任务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2月12日
请进行滑动验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