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数字赋能公共资源交易,投标企业信用信息“秒级核验”
“过去‘一人盯一标’,忙得团团转还怕出纰漏,现在‘一人管多标’,系统自动预警、数据精准核验,效率翻了好几倍!”近日,在内蒙古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对新上线的数字见证监督系统赞不绝口。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见证监督全覆盖的平台,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字见证监督系统的落地运行,用“数管标”取代“人盯人”,为全区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标杆。
传统公共资源交易见证工作,多依赖人工记录、纸质归档,不仅存在效率低下、监管滞后等问题,还难以防范围标串标、人为干预等风险。为破解这一行业痛点难题,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率先布局、主动作为,依托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秉持“数字赋能、智慧见证”理念,历时数月研发升级,打造出以“数字见证为主、人工见证为辅”的多元化见证新模式,彻底改变了公共资源交易的服务形态。
走进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智慧化”场景随处可见。硬件层面,这里构建了“无死角、全维度”的智能监控网络:开标室内,多角度摄像头同步聚焦主持人、投标人与文件展示区,每一个操作细节都清晰可溯;评标室里,特写镜头精准捕捉专家签字、打分动作,配合智能门禁的人脸识别功能,人员流动轨迹一目了然;就连公共走廊、楼梯间也配备了移动追踪摄像头,定向拾音设备过滤环境噪声,确保现场对话“原声复刻”。这一套“硬件组合拳”,为护航交易全程顺利完成筑牢了“可视化防线”。
软件系统的“智慧大脑”更是彰显创新实力。通过动态归集交易全流程数据,系统能实时监测各环节异常行为、异常数据,一旦发现围标串标嫌疑、招标人干预招投标等情况,立即自动预警。同时,系统深度剖析评标专家行为轨迹与评分数据,精准挖掘可疑线索,让违规操作无所遁形。更值得一提的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系统可对数千家投标企业的信用信息、资质材料进行“秒级核验”,原本需要1小时的基础资质人工核对工作,现在10分钟内即可完成,且核验精准度高达99.8%以上,既节省了企业时间成本,又杜绝了人工核对的误差隐患。
“ 从‘一人一标’到‘一人多标’,从‘纸质堆积’到‘数字归档’,从‘事后监管’到‘实时预警’,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字见证监督系统的落地运行,不仅让公共资源交易效率实现质的飞跃,更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劲动力。”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胡长伟表示,接下来,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持续深化数字见证监督系统功能,不断探索智慧交易新模式,让“数字赋能”成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近年来,安徽省以强化科技金融为抓手,构建政府引导型“投、担、保”一体化支撑体系,为科技型企业发展精准注入金融活水,纾解融资难。
天使投资方面,安徽省财政厅精准浇灌“早期苗”,培育科创新动能。通过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注资设立天使基金群,聚焦“学、研、用、产”重点,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标准,精准投向最具潜力的早期科创项目。基金考核评价以整体项目投资核算作为评价依据,创新容错机制,最高容错率可达80%,解决市场化投资的后顾之忧。截至今年10月底,天使母基金累计设立47只子基金,省财政以18.7亿元实缴出资成功撬动其他资本42.76亿元,累计投资292个项目,投资金额44.27亿元。
请进行滑动验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