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牛抵押破解融资难题 助力乡村振兴彰显成效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是过去乡村间流传的一句话,真实反映了活体牲畜抵押难、贷款难的困境。长期以来活体牲畜因风险高、监测难,无法落实抵押,成为了制约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为探索传统养殖产业动产融资新渠道,助力农村经济主体增收致富,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吕梁市中心支行通过多方调研,依托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打造了“人行推动+政府支持+银行放贷+保险保障+农户受益”的“五位一体”牲畜抵押全链条产融结合发展模式。
活体牛抵押贷款的成功落地,切实解决了养牛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打通了服务农户“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加速度”。方山县马坊镇村民苏保民是首位获得30万元活体牛抵押贷款的受益者。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活体牛抵押贷款为他扩大了养殖规模,从60头增加到100多头。而且正值牛价上涨,收入还了利息还余几万元。2023年春天,牛儿都进山了,看着一大片空地,苏保民有了其他的想法。他把剩下的钱买了一辆拖拉机,开始了自耕自种青玉米,为牛儿准备上质量放心的冬天青饲料。他不禁感叹到:“我赶上了活体牛抵押的好时候,手里有钱了就敢干、敢闯,更有底气。”
活体牲畜抵押贷款运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的在线登记和查询功能,优化风险管理手段,为全市养殖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这一金融助农的新方向、新思维、新模式正在全面开花。当前,吕梁全辖已有4个县域成功开展活体牲畜抵押贷款业务,累计发放贷款733笔,金额2.65亿元。其中,方山县示范引领,助力农村养牛业发展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方山县农村商业银行累计发放活体牛抵押贷1.7亿元,覆盖县域6个乡镇,惠及养牛户669户,户均金额25万。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吕梁市中心支行将进一步发挥活体抵押的征信促融作用。以方山县活体牛抵押为示范,强化经验复制,推动全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动产抵押工作经验总结宣传,从活体牛逐步延伸到其他农业产业,打造金融支持农村高质量发展样板;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涉农金融机构摸实情、谋实招,引导其依托信用围绕产业资金需求特点量身定制信贷产品,提高农村经济主体获得融资的高效性、便捷性。
请进行滑动验证
x